阅 读 君
说
一家美国市场调研机构调查发现:美国游客在世界上最不受欢迎。
原因竟是:美国人爱贪小便宜,总是顺走酒店的毛巾等小物品,粗鲁缺乏教养。
而中国游客则位列第二位。
台湾儿童教育者洪兰说:“教养孩子一点都不难,它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以身作则:你孝顺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后就会孝顺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
这说明,教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
教养需要我们全社会都重视起来。
壹
每天坐电梯,都会闻到电梯里浓烈的烟味。
不少业主也气疯了,有人在电梯里张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
“那位狗娘养的人,你再抽烟,全家死绝!”
不过,这样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有一天,我起得的特别早。
电梯停了时,进来一个中年男人。
随后,我便闻到一阵烟味。
我马上打量他,见他手里捏着烟。
心想,这位引起公愤的“肇事者”总算找到了。
我说:“在电梯里,请把你的烟熄了。”
中年男人朝我怒目相视,
我报之以怒目,他把烟丢在地上,用脚使劲踩熄了烟,开门后,悻悻地走了。
今天,我们想谈谈公共教养的话题。
什么是公共教养?
就是一个人在公共场所或公共场合,
所应该具备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贰
这几年,其实媒体很喜欢拿公共教养说事——
国民外出旅游喜欢乱吐痰、大声喧哗、抢占座位、景区刻字留念……
总之,缺乏教养这件事不过是“利己主义”的升华而已。
前一阵子,有一个新闻。
从蚌埠开往广州的G1747次列车,
经过合肥时遇到了一件奇葩事。
列车停站后就要启动时,
老师罗某却死扒着车门不让发车,
理由是:“我老公还没上车。”
工作人员说:“你这样会导致撞车!”
罗某依然死扒住车门不放:
“等我老公上车就能发车了。”
于是工作人员把她强行拖下了车,
可刚转身,罗某又冲过来拦住车门:
“我老公就在检票口了,让他上车。”
工作人员很是无奈,
只好等着罗某老公上了车,
列车因此而晚点。
“我老公还没上车”,所以车就不能发。
这样的逻辑,其实随处可见。
“我小孩要小便”,所以就在路边尿了。
“狗狗怎么知道在哪里大小便?”,所以就在小区随处拉了。
“太堵了”,所以就畅快地走应急车道。
…………
叁
林语堂说:“中国人只知家庭,不知社会。”
由于文化、体制等原因,
中国人一直缺乏公共空间意识。
一个中国人,从婴儿时代开始,
首先学会的就是在公开场合随地大小便。
2014年,有一件事激起了大陆同胞和香港同胞的口水仗。
一对大陆夫妻带着刚出世不久的孩子去香港旅游,
在旺角西洋菜南街,这对夫妻让孩子当街小便,
引起了香港路人的不满,
几个香港人拿出智能手机拍摄。
这对大陆夫妻与拍摄者发生了冲突。
冲突中,这位大陆年轻妈妈说了好几遍:“洗手间排队,孩子着急我怎么办?”
很多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的:
在自己家里,我们不愿意开很多灯,也不舍得开空调;
到了单位,就会恨不得把所有等全打开,空调往最大功率开。
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我们,
又怎能拥有良好的公共教养呢?
肆
大学的时候,教授曾经举了中国人到国外大声喧哗一例,
并要求我们发表评论。
一位同学发言:“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就喜欢热热闹闹,大声喧哗是我们的特色,反倒是国外这些人装模作样,说句话都细声细气,我们还看不惯咧!”
说完,还获得了不少人的掌声。
当然,我们都当作笑话听了。
同样是东方面孔,同样是红封皮的护照,
在国外,若当地人以为你是日本游客,
这几乎是一种恭维了。
日本的年轻人一般都脱团旅行,友好,安静,
衣着在当地环境中不突兀,
被认为是素质最高的亚洲游客;
其次是中国香港与台湾地区,再次是韩国。
前不久去泰国旅游,
坐的泰国的航空公司,
由于飞机遇到了气流,空乘请大家都坐下,系好安全带。
结果偏偏有我们的同胞,不仅站起来在走动,
还打开行李储藏柜,取行李。
急得泰国空姐操着蹩脚的中文大声吼:“坐下!坐下!危险!”
面对此景,飞机上一群中国大妈还在讥讽空姐:“这些泰国人就没见过世面,哪里危险嘛?”
根据飞行守则,飞机遇到气流是极其危险的,
走动的人很可能会被甩飞出去,打开行李柜,更很可能伤害更多的乘客。
这群中国大妈的讥讽,无非就是因为坐飞机在中国比较普遍了。
有钱,成为了不少中国人在外不文明的底气。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归去来》,
讲诉的便是中国当代留学生的故事。
与过去的同类题材不同,
这部剧里的到美国读书的中国人都非富则贵。
住着超级豪宅,开着法拉利去上学和花天酒地的主儿。
女主萧清被日本餐馆老板辞退,
超级富二代成然为女主挺身而出,他指责老板和性骚扰萧清的主厨,
后来冒了一句:“你信不信我把这个餐馆买下来,然后开除你!”
餐馆老板说:“你试试看,开个价,说不定我会答应。”
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在《公共人的衰落》中写道:
个人是否文明,不是指“懂得品尝哪一年酿制的法国爱士图尔红酒”,而是需要跟“公共生活的框架联系起来”。文明“是一种活动,保护人们免遭突然骚扰,然而又使人们能够享受彼此的相伴”。
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里面有一句话: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公共教养的核心要点,就是要有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伍
今年五一假期,有一个视频又火了。
一对东北夫妇自驾到南方玩耍,
看了路边的香蕉林,便起了歪心思,
砍下当地果农的大量香蕉。
结果引来了当地果农的斥责。
听着斥责不爽,东北男人还脱了衣服,露出纹身,拿出工具恐吓农民。
结果,被一位当地果农大叔拿着斧头给吓怂了。
视频一经曝光,东北夫妇被骂声淹没了。
这个东北女人写了长长的说明说:“北方是没有香蕉树的,第一次见到很是新奇,以为是野生的就摘了一串”(事实证明装满了车尾箱)。
公共教养的第二个核心要义就是要约束自己的自由。
有一次,作家林达陪中国朋友游览美国大峡谷,
朋友拿起可乐罐,就想扔进大峡谷,
“这么深的峡谷,不干点什么多可惜呀!”
林达赶紧制止:“这是违法的。”
世界上最自由的美国,
其实处处充满了不自由:
在大街上拿着打开的酒瓶是违法的。
在办公室讲黄段子,也是违法的。
…………
很多中国人不理解,美国为何有如此多约束。
其实正是因为这么多约束,
才造就了美国的自由。
陆
与人打交道,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教养的人让人赏心悦目、感到舒服、愿意接近,没教养的人则令人不适、不爽,避之唯恐不及。为什么?
因为有教养的人,一定是能为他人着想的人,是懂得推己及人的人。
电影《搜索》的故事,其实也是讲一个公共教养的故事。
女主因为刚查出得了癌症,
心情很差,在公交车上没有给一个老头让座。
结果引来了这个老头的谩骂指责,
女主怼了一句:“来,大腿上你坐啊!”
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其实是我们的美德,也是我们中国人公共教养的体现。
不过,渐渐的,反而是“被让者”缺乏公共教养。
有一个朋友,就不喜欢让座了。
他说起碰到的一件事:
地铁刚停站,一群老年人便冲了进来,
然后煞有介事地站在了一个年轻女孩面前。
那个女孩一直在睡觉。
不过,两个老年人似乎觉得女孩是装睡。
便开始骂骂咧咧:“现在这些年轻人都不自觉,见到老的也不让座。”
“你拍醒她,让她起来让座。”
结果,朋友就一直看着两个老年人把手上装菜的塑料袋往女孩身上泼。
可能是用力过猛,一个口袋正中打到了女孩的脸上。
女孩醒了,见了老人家,立即起身让了座。
女孩让了座,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
即使没被让座,也希望您能有教养。
“公共教养”不仅存在于强者,也存在于弱者。
本 期 荐 书
书 名:《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作 者:洪兰,蔡颖卿
本文文字为「大阅读家」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你喜欢,欢迎转载
如果你想投稿或交流,欢迎投至邮箱:
29126678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