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5月23日,感觉刚刚放下国检认证的考笔,便迫不及待踏入了亚洲的另一个极端,印度。这片人类文明发源的神秘疆域,曾经像天之尽头般遥远。可梦想就是,你努力地踮着脚,其实够得着。
顶尖设计师的灵感源头、精美的绘画与雕塑、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这让印度愈发给我一种跨越时空的亲和力。积压了许久的困惑,注定在等这次旅行的到来。当去过很多远方后,发现自己的心灵旅行,终于开始向内行走,而且正是时候。
未到印度时,Martha就说一定要先带我去德里最大的锡克教金庙和它的厨房,有当地熟人带领才能领略它的全部。
锡克教我早有耳闻,大名鼎鼎的“包头”族,传闻性格极刚烈。印度人口82%信奉印度教,12%信奉伊斯兰教,信奉锡克教的锡克族只占1.99%,却是印度的主要兵员,地位非常高。不过,看厨房?这倒第一次听说。
机场偶遇的锡克族
为了继承先族的抵抗精神,锡克族是至今唯一仍然坚持“包头”的教族。他们终生不剪头发,将头发用布层层围起,绕成一个像“大磨盘”的头包。据称他们用的头布一般都有将近13米,绝对可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留长发、梳头发、穿短裤、戴钢镯、配匕首,5K清净记号,雷打不动。
人和事只有真正了解并身处其中,才有资格评说。我对印度宗教信仰的印象在最初只停留在“狂热”两个字上,却在我看到了之后难以置信的坚韧与温柔并存的美的指引时,全部颠覆。
5月24日,与伙伴一起,开始了这一天的旅途——班戈拉·撒西比谒师所。
远处,洁白的大理石建筑,穹顶覆盖着金箔。身边信徒不停过往、Ali在耳边用印式英语介绍着金庙背景,我眼里却只有那一直闪光的金顶。
裹头巾、光脚,过圣水池、入庙。上午十点已被艳阳亲吻个遍的白色大理石地面,泛着点点金翅,踩上去,暖意一下直通头顶,舒服极了。我对Martha说,这里一定不知道体寒为何物,Martha大笑着点头。
跟随印度小伙儿Ali的脚步,很快来到厨房外的大饭堂,这时早已坐满了前来领用免费食物的人们。这场景是不是在很多印度电影里都见过?
一旁,信徒们在准备当天食物的原料。这里分工一目了然,座无虚席却有条不紊。Ali说,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种姓或者阶层,都自愿来这里免费服务,也许你身边一位不起眼的爷爷,就是亿万富豪。如果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加入。
锡克教要求男女平等,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也可以主持宗教仪式,主张积极劳动、参与社会生活,反对种姓制度,。印象深刻的是,锡克人从心底鄙视乞丐,他们不仅自己不从事“乞丐行业”,也从不向乞丐施舍,认为乞丐是依附在社会躯体上的毒瘤。锡克人也不允许看见教友落魄而不闻不问,他们认为主动把钱送给“自己人”不算施舍,而是朋友间的帮助。
锡克教的务实教义,吸引了大量商人阶层的加入。凭借自己的双手获得回报,不因出身高低而有区分,不寻求捷径,也绝不卑躬屈膝。信仰不是本该如此淳朴吗?
通过一条长廊,Ali和里面的朋友打过招呼后,我们便进入了著名的金庙厨房。
厨房内的分工依然清晰有序,烧水、和面、擀面以及烤制,各成一条简单流水线,不紧不慢。我带着一双处女座的眼睛打量一番,竟找不到一丝脏乱。每个人见到我们会微笑示意,孩子也在其中安静地做着着手头的工作,用小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每一个送到他手里的面饼。那份久违的对手中食物单纯的尊敬,竟让我感动。珠宝设计行业尤其如此,只有当真正爱惜你手上每一件材料、每一颗珠子时,作品才有具备生命力的可能。做单纯的手艺人多好,放下虚妄的过去和未来,享受当下这一刻的愉悦。
在这里,时间很慢,慢到只有食物这一件事。确实,还有什么比食物更神圣呢?
时间本来就很慢,每分钟有80秒,后来那20秒被偷走了。
香喷喷的charpati“加巴地”,不蘸任何酱料我可以吃三张
进入金庙,金庙供奉并非神像,而是“经典”,神职人员唱诵经文,教徒们坐在地毯上虔诚祈祷,嘹亮清澈的锡克教音乐回荡在庙堂,时间在这里静止,那并非是渺茫无际的深空追寻,而是有关生命节奏的、音乐化的宇宙感,指引着蒙尘的心。
即使不信教,这歌声也一定能吸引你。
金殿目之所及,都是悦目的花卉与图腾,全部使用金箔、天然宝石矿粉以及珐琅手绘而成,所以颜色历久弥新、绚丽灿烂、无一不美。
每一位不懈的信徒,都是因为心中看见那一条光明前路,他们创造了不朽的宗教艺术,也不断完善着宗教中的哲学思辨。
可惜,如今的很多所谓信仰,既缺乏美的引导,又缺乏哲学思辨,是迷信,是怪力乱神,是给人购买快速赎罪券的通道。
珠宝的设计制作是个人小宇宙的表现,大到人生观哲学观,小到此时此刻让我动容的一丝光线和一个简单的微笑。感恩此行,有一种教人回归简单的力量。专注信仰,不问繁华,施与受同福。
珠宝·旅行
若您喜欢我们的首饰和内容,还望不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