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9 20:00:32
之前,只要一谈到商业和品牌,我们都会从各种角度去强调“差异化优势”这个概念:
每次看到这些话,以及对应的案例,都会非常激动,它会让人觉得:只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然后不断聚焦这个优势,就一定能成功!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常见到的,其实都是类似这样的情况:
我是开餐厅的,但我实在无法提供海底捞那样的服务,也达不到麦当劳那样的速度,更无法做出米其林餐厅那样精美的菜式。说白了,我就是一家普通的餐厅。
我是做茶叶的,但我实在做不出小罐茶那样精美的包装,也请不起八位大师代言,更没钱在商业中心开店铺。说白了,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茶商。
是的,市场上绝大部分做生意的,都无法发现/创造/聚焦自己的优势,始终只有一个面面俱到的同质化产品...
这还不一定是因为管理者不懂商业,而是出于种种限制,目前实在做不到——要么没有优势资源;要么局势不明,无法做出选择;再要么就是团队内部的意见无法统一等等...
那么,像这种各方面都很普通的产品,是不是就只能像那些大师说的那样“无差异,就等死”呢?
先讲个小故事吧。
当时听到这句话,我也立马心领神会的笑了。(你懂的)
以前,我们把太多精力放在那些高大上的差异化战略,却忽视了80%的品牌都不得不面临的现状:
我现在的产品,真的没什么实质性的差异。我也想做出差异啊,但问题是我都不知道该往哪做,所以就只能先求生存,再等时机。
(PS,如果你在嘲笑这种想法,那有80%以上的可能,是你太高估自己了)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就针对这80%的品牌,来讲一些接地气的——如何依靠“文采”,让一款没什么差异的产品,从“好”变成“更好”。(PS,“文采”不一定是指文案,而是指一切的表现形式)
比如他看到一个大米的广告,可能就不会有什么反应,因为他心里还有事,想着下午要去逛街,要去买衣服,还要喝咖啡...
即使他正打算购买大米,其实也是一种茫然——他思考的问题,可能是:
总之,他只能想到一些非常表层的信息。(尤其是大米这种低差异、低决策型产品)
而且这些信息,通常对你的品牌没什么好处,除非你非常便宜,或者本身就是大品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主动打破消费者的茫然,让他「深刻」感受到,你的产品能带给他哪些美妙体验。
还是以大米为例,如果要想体现大米“香甜”的体验,那我们该如何描述呢?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采用类似这样的文案:
请问,看完这样的文案,你会有什么感觉吗?
反正我是没什么,因为它太抽象了——什么叫香醇?什么叫微甜?不知道,仍然一脸茫然...
这样的描述,就跟中餐食谱里的“少许辣椒”一样模糊——“少许”是多少?
而在我之前的文章《要想讲个好故事,不一定要创意,而是要具体》中曾提到:信息越「具体」,就越能调动人们的「思维和感官」,就越有「代入感」。
同样是描述大米的香甜,如果换成我,就会这样说:
在这里,“三”是一个具体的数字。相比于“几口”,“三口”就会给人一种确定感,它能让人更容易在大脑中模拟,想象自己嚼了三下。(这就是“少许辣椒”和“两克辣椒”的区别)
而“米酒”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的香甜,相比于大米来说更容易感知,就更能刺激读者的感官——让本来没什么味道的大米,瞬间变成很美味的感觉...
当然,“望梅止渴”的故事,也同样能说明这一点——只要人们一想到“梅子”,就会分泌唾液。
另一方面,信息越具体,也会更加可信——人们潜意识会认为:既然你描述的这么准确,那应该是有依据的,而不是随意乱说的...
当然,你也许会问:“那其他的大米,吃起来就没有这种感觉吗?消费者为什么非要选目前这个’文采好’的呢?”
关于这一点,其实刚才已经说了——消费者是茫然的,他很难自己想象出这种感觉。
包括我写这篇文章,刚才也一直在仔细回忆咀嚼米饭的感觉,最后才得出“米酒”这个概念,这个过程很烧脑。
因此,如果你的产品能主动刺激消费者感官,而其他竞品没有,那消费者看到你就会有感,而看到竞品就无感了。(哪怕你们的产品都差不多)
当然,刺激感官的方式,除了文字的描述,也可以是实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等。
比如现在包装纸有一种技术——在洗发水和牙膏等的标签上,贴上这种特殊技术的纸,消费者就可以通过触摸时产生的摩擦,立马闻到产品的香味。
所谓的“营造场景”,其实跟之前的“调动感官”非常类似——它们都是通过「具体」的描述,帮助消费者想象使用产品的美好体验。
这是一个餐饮类公号上,卖小甜酒的文案(节选):
你看,读这段话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在想象自己在电影院喝这个小甜酒呢?
据说这款原本小众的小甜酒,在文案的刺激下,只用了3天就全部售罄了。
比如劲酒的“劲酒配螃蟹”,其实也算一种场景的营造——吃螃蟹的场景。
另外,一旦你具体到某个场景,消费者也更容易被你说服——不然他也说不清楚吃螃蟹究竟该配什么...(除非他是美食家,或者曾经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
相反,如果没有具体到场景,说“爱生活,喝劲酒”,那消费者就很容易扳倒你的说法——“我很热爱生活啊,但跟劲酒没关系,我平时主要喝橙汁...”
如果你喜欢看周星驰的电影,那你一定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他的电影中,很多配角都是一些奇形怪状/傻不拉几/有各种先天缺陷的人物,就周星驰自己(以及女一号)正常点。
观众们就会觉得:哇!周星驰好厉害!好聪明!好上进!
没错,这就是典型的:通过对比,把一个本来没那么厉害的东西,变得看上去很厉害。
当然是刻意去找一些差的不能再差的东西,来跟自己作对比咯...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运用到营销上。
比如之前我看到的一个曲奇饼干的卖货文案。
其实这款曲奇吧,牌子也不大,要说质量也没多好,那它该如何让别人觉得它“很不错”呢?
当然是学周星驰——去找一些差的不能再差的极端案例来做比较啦!
比如专门去找那些在食品安全出过事的品牌,来跟自己的品牌作对比,从而显得自己棒棒的。(据说,这篇文章卖了30万销售额)
再比如网上卖虫草的,为了突出自己的品质(其实不见得有多好),也会专门去找一些次货来做对比:
但对我来说,与由之前学过建筑设计,比较了解,所以每一个建筑在我的眼里就都是值得关注的——从它的造型,布局,动线,材质,甚至到幕墙的构造细节,每一个都有学问,每一个都是看点。
所以,当别人对你的产品没什么好感,或者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时候,你就可以跟他讲讲产品背后的故事。(通常也就是制造流程)
别的先不说,就算是一片奶酪,如果你看过《造物小百科》的话,就知道它的背后有很多工序和讲究。
而每一道工序,其实都可以提炼出来,作为产品质量的体现,或者让别人感觉:“哇!原来为了制作这片奶酪,需要花这么多心思啊!真是有情怀!”
不信?下面我们可以简单试试。(我截选了纪录片中的几个片段,然后会把这些工序,转换成对产品有利的卖点)
转化卖点:为保证奶质,每一滴牛奶,都是在上午9点,奶牛刚醒不久时,用自动挤奶机慢慢抽取。
转化卖点:上千次搅拌,比融化的冰淇淋还细腻。
你看,通过稍作修饰的描述,原本一块小小的奶酪,似乎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工程,让人心生敬畏。(考虑到篇幅,这里只展示了6道工序)
事实上,就算我什么也不说,光是让人去看看那个纪录片,下一次他走到超市,路过奶酪摊子的时候,也一定会多看那些奶酪几眼。
任何一个看似普通的产品,其背后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却又能振奋人心的故事。
而故事中的「某个环节」,有时甚至能成为产品的「主要卖点」。
包括上文说到的奶酪,“每300公斤牛奶,只产生3公斤奶酪”,我认为也是一个很强的卖点。(即使大部分奶酪都是这样...)
它们能通过改良表现形式,或改变表现内容,使原本没什么差异优势的产品,瞬间变得与众不同。
再来回顾一下具体是哪4种吧:
• 营造场景: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提醒消费者——在这些场景下,你都需要我的产品;
• 制造对比:故意找一些次货来做对比,让自己的优势“无中生有”;
• 挖掘产品故事:在平凡中寻找不为人知的新奇与伟大。
好了,就这样吧,希望本文能带给你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