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重数控自主创新支撑体系日渐完备 硕果累累

2022-04-10 01:52:28

近日,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的不凡实力,得到了来自省内和行业内的双重认可,不但入选黑龙江省评出的首批15家创新型企业,而且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获得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授予的“自主创新十佳企业”称号。

逆势上扬,高歌猛进。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企业焕发出如此巨大的创新活力?齐重数控副总经理王俊峰认为,“创新绝不仅仅是一刹那的火花。新技术的开发、新工艺的应用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到太多的环节。齐重数控近年来自主创新的累累硕果,得益于整个创新支撑体系的建立。”

第一重支撑:技术改造

走进齐重数控的数字化生态加工车间,宽敞明亮的车间内,清香的小草和清澈的水流环绕,鱼儿在水草间嬉戏,世界最大的50米数控龙门移动镗铣床等自主研发的大型设备昂然屹立。“这座1万平方米的数字化生态加工车间属国内最大,是这两年技术改造的一大成果。”公司行政部部长宋淑芳自豪地介绍说。

事实上,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是齐重自主创新的第一重支撑,也是其“走入高端用户,与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业竞争”战略的迫切要求。“‘齐一’产品的精度等级为何能一再提高?这与近年来不间断的技术改造密切相关。简而言之,只有我们的设备精度提高了,产品的精度才能提高。”王俊峰说。

公司技术发展部主管孙永革告诉记者,2007年至今,公司已自筹5亿元资金投入技术改造,一大批高精尖的把关设备陆续投入使用,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产车间相继建成。尤其是去年,为了打入国际高端市场,齐重数控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3.5万平方米现代化的柔性制造加工车间、1.5万平方米的结构件制造车间、4800平方米的轴齿加工中心,以及6480平方米的重型装配车间主体建造,生产能力提升了一倍。

技术改造使创新成果的转化大大加速,不但保证了齐重数控所有重大型产品一次性研制成功,而且各项精度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孙永革介绍说,柔性制造加工车间建成后,所有大件从毛坯进入到加工、涂装、部装、总装,再到最后的包装,整个生产过程一条流水线便能完成。在今年国际机床展期间,齐重数控最新研制的亚洲最大5米数控立式滚齿机备受国内外同行赞誉,而他们已在准备着为明年展会拿出填补国内空白的磨齿机了。

如今,齐重数控主导产品在精度、性能、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方面与国际机床产品全面接轨,产品结构逐渐优化,在国内外市场日渐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

师傅带徒弟,这是机械制造业为实现技术传承而秉持多年的法宝。而这个老传统因电气工段长的一个“金点子”,在齐重数控竟开始被全面颠覆。

年仅30岁的于新是装配一厂一工部的电气工段长,负责数控机床的调试。两年前,一次国外之行带给他很大震撼,一家外国用户同时安装了几个发达国家的设备,同台竞技,使于新深深感到产品在细节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萌生:何不做成一套电气标准化流程,让所有产品严格按流程调试,质量必将大大提高!

于新的想法得到了公司的鼎力支持。两年间,他和一群同事劲头十足地熬过一个又一个深夜,将品种繁多的数控机床的每一种调试方法钻研个透,用幻灯片和视频形式,制作成简单、直观的教程,通过公司的ERP管理系统送到生产现场。

效果是出奇的好,过去老师傅们多少年才能掌握的绝活儿,新员工按教程一做,竟然并不逊色。现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在电气系统已不复见到,原来调试一台机床需花费10至15天,现在与装配同时进行,出厂周期大为缩短,质量却大为提高。

“高性价比是机床行业的大趋势,这需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向管理要成本,向管理要效率。”齐重数控技术副总石志民深有感触地说。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齐重自主创新的第二重支撑,而其核心是信息化。

齐重数控是我国机床行业首家全面实施ERP资源管理的企业。事实上,ERP管理在一些大批量生产、流程单一的行业已普遍应用,但在以小批量、单台套产品为主的重型机床行业,用起来却非常困难。近年来,众多企业纷纷尝试却又半途而废,齐重数控的经验就在于紧密结合实际需要不断改进创新。

“2003年初,我们就开始了ERP工程。现在,企业通过全面实施ERP,优化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既提高了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又使设计、工艺、生产、采购、人力资源等部门形成紧密系统,极大提高了生产经营的科学性和有序性。”公司技术中心主管ERP工程的周长杰介绍。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外旅游攻略联盟